▲山西省科技館“聽中國星官,講古代天文故事”端午節天文科普專題講座現場。
6月8日,端午小長假第二天,山西省科技館推出“聽中國星官,講古代天文故事”端午節天文科普專題講座,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天文學,感受天文的無限魅力,了解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天文知識。
本次講座省科技館特邀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、《天文愛好者》前社長、中國古天文研究專家齊銳博士與大家共同解析中國星官故事,理解古代“天人相應”在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中的重要作用。
中國天文研究歷史由來已久、成就巨大、故事豐富,講座中,齊銳博士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,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,從春秋戰國的《詩經》到隋唐的《步天歌》,詳細介紹了古代人們認識星空的歌謠,并著重介紹《步天歌》對于當今人們認識中國古代星座的意義及其使用方法。重點講述了東方蒼龍七宿星官的故事,其中包括蒼龍星官所蘊含的民俗、古代建筑、治國安邦的人物故事等,以及如何從星象變化來認識古老的《易經》思想。期間,齊銳博士列舉“傅說”“箕子”等山西古代名人的故事與貢獻,引發了聽眾濃厚的興趣,現場氣氛十分熱烈。
▲齊銳博士講述東方蒼龍星官與二十四節氣的關聯。
此次活動吸引中小學老師、天文愛好者等社會各階層人士踴躍參與。活動結束,省科技館建立了天文活動微信群,以便今后更好地推廣省科技館的天文科普活動,為廣大市民學習天文知識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。(來源:山西省科技館 楊建興)